2013-08-19 00:00:00 浏览数:0
为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充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
活动前期,各个实践小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实践注意事项的学习到实践物资的筹集,从炎炎酷暑下的义卖报纸到不同地区的募捐活动,每一个队伍,都用最大的努力为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而积极准备着。并且在公益服务团的活动中,队员们都是自愿自费,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所赚取的资金来作为公益之行的路费。
在暑期的社会实践中,每一个社会实践小队都深入基层,深入真实的社会一线。“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历经重重艰难,攀上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为玉树果青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带去温暖;“向日葵”公益服务团以科技下乡,扶贫支教为总目标,在山区孩子们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类教育帮扶活动,为山区儿童带去了诸多惊喜和欢乐;“绿色用电”社会实践小队深入电网公司,走访居民家庭,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民众中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农机中国”社会实践小队深入到田间地头,车间工厂,对山东省的一些农村田地和机械工厂车间进行调研性的实践,了解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为使农机更好的造福人民打下专业基础。
活动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克服重重困难,服从团队的指导,发扬青农人的精神,一心扑在各项活动中。实践活动的开展,使队员们走到了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了社会最真实的现象。通过公益活动及社会实践,队员们了解了玉树孩子们生活条件的艰苦,山区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了解了中国农业机械化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居民用电现状的堪忧......大家将所见、所闻、所感一一整理下来,写成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报告,将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现象反应给社会,从而使人们更多的去关注这些现象,找到解决措施,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实践中,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真正把所学的知识投入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去,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所学知识的最大价值。同时艰苦的社会实践生活也磨练了队员们吃苦耐劳,不离不弃的品质,无论是去玉树果青小学50多小时的枯燥车程,还是在高原上头晕、头疼、水土不服的高原反应;无论是科技下乡去往山区的艰辛历程,还是去农机生产车间的实地考察,处处都在考验着队员们的体力和精力,条件虽苦,但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用自己默默地坚持诠释了爱心公益的精神,诠释了青农人的坚毅和坚强。
在活动中,团队进行了有关残障儿童、中国农机的发展等相关题材的调研,切实反应当下贫困山区的教育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并把相关的结果反应给有关部门,扩大了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和意义性。
活动期间,队员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感动的瞬间,接触了一个又一个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地震后自愿到玉树支教的刘老师,热心的结古寺修行喇嘛青梅,鼎力农机车间默默工作的刘师傅,苍山山区淳朴的王支书……还有好多好多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的社会基层人物,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祖国的建设事业才得以进步,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才得以推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得以发展,爱心的接力才得以传递。
本次公益实践活动是大爱传递中的一抹亮色,更是队员们生命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大家走进社会,发现不足,回报社会,感悟大爱。科技助力中国梦,青春传递正能量,爱心公益送温暖,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