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动态

感悟真情,体会大爱――青岛农业大学“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完成玉树公益之行,将爱与温暖留在果青

    2013-08-19 00:00:00           浏览数:0

     从2013715开始,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的10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满满的爱与期望,动身前往青海省玉树县,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果青小学开展了为期一个周的公益活动。目前,服务团已顺利完成玉树公益之行,将爱与温暖留在了果青。

克服重重困难,奔赴玉树

从零海拔的平原到海拔三千多米的玉树高原,大家要历经30多个小时的火车,20个小时的汽车,在路途中,还要经受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天气的不适等各种困难,更何况在从西宁去玉树的旅途中,队员们要跨越4800多米的巴颜�R拉山,这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队员们蜷缩在车内小小的一块区域里,经受着寒冷和缺氧的双重折磨。每一次下车,都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像飘在空中一样,头晕、头痛伴随着每一个人,但因为带的氧气罐不够人手一个,大家便都用的节俭,宁愿自己忍着各种难受和不适,也想多留一口氧气给其他队员。一路颠簸,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搀扶,从未有一句怨言,从未想过放弃,大家的信念都是一样的:一定要奔赴玉树果青小学,见到孩子们,将知识和温暖带给他们!

顶着高原反应,坚持公益活动

   在果青小学时间里,队员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着公益活动,争取将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关爱,传递给这群天真活泼的草原天使。通过各队员的努力,服务团在七天七夜顺利完成了包括一道文化大餐、一次心灵之旅、一周视听盛宴、一场科技游艺、一个周亲情陪伴、一副七彩画卷、一个迟到的儿童节这“七个一”活动以及义务支教活动在内的虹”计划,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服务团为果青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募捐的图书和大量文具,并在722中午在果青小学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这些图书经过在小朋友中间漂流,最后汇集成爱心书架。让孩子们在书籍中遨游,品位文化大餐。队员们还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水火箭,举行水火箭科技竞赛,让高原上的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科技的力量……七天七夜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队员们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让每一个活动都举办的有意义、有价值,让孩子们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感悟真情,体会大爱。

“再苦再难,也会坚持下去”

   在果青的日子里,队员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孩子们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晚上队员们便住在里面。叠床不够用,大家便在地上随便搭一个床板。玉树的天气多变,下雨更是常有的事情,小小的雨声打在板房上声音便被无限的放大,加上屋子漏雨,稍不注意雨水便溅到脸上,被子也是湿一大半,大家基本没睡好过。晚上温度低,但因为被子不够用,有些队员常常被冻醒。这里没有电视,没有高端的娱乐设备,停电是正常现象,甚至打个电话都会无故断了信号。而队员们吃饭更是成问题,厨房是被地震摧残过的破旧教室,切菜用的案板,是孩子们上课用的废旧课桌的桌面。在高原做饭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每次队员们都要辛苦忙碌两个小时才能吃上一餐。而大家用的所有的水都来自于从山顶延展下来的小溪,浑浊并带有寄生细菌的水简单的净化一下便成为了队员们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因为水土不服,肚子疼更是家常便饭。加上高原反应头晕头疼时刻伴随着每一个人,环丙沙星、红景天、泻立停……大家忍着难受吃着大把大把的药,顾不得想条件的好坏,因为每一位队员心里想的,是如何把更多的知识和关爱传递给果青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再苦再难,我们也会把公益坚持下去”服务团成员张荣新眼神坚毅地说。

“希望青岛农业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留下”

   一周的时间里,队员们和果青小学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服务团除了每天在校做公益活动,放学后还会跟随小朋友们一起进行家庭走访,深刻了解贫困家庭,确定帮扶方案,最大限度地帮助这些贫困家庭,将温暖与关爱送到家庭中。当得知队员们即将离开时,孩子们用铅笔在调查问卷上认认真真地写下自己的愿望:“希望青岛农业大学的哥哥姐姐们能够留下!”这是孩子们向队员们表达感激与喜爱的体现,更是队员们付出之后的真挚回馈,浓浓的情谊体现在一字一句之中。

   目前,“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已顺利完成了青海玉树公益之行,队员们已返回学校准备开始新学期的课程,但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在公益的道路上坚持下去,让青春的脚步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