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6 09:17:17 浏览数:0
郭亭亭,男,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级学生,科研助理,班级团支书。该生分别以专业成绩排名全院第六、第一、第一、第一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优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并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山东省优秀学生”、校“十佳大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称号。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校级创新立项4项。独立开发的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喷药机器人,事迹被青岛电视台、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此外还获得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等省级奖励7项、校级奖励40余项、院级奖励10余项。多次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带领班级获得“山东省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刘:大学的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大学生活,请问学长有什么感想?
郭:回顾将近四年的大学生活,收获颇多,感慨万千。
四年前,我刚踏进大学校园,站在人生的转角处,我感到的是踌躇和迷茫,在迷茫中,我开始试探着适应周围的环境开始一个全新的大学生活。从大一进入实验室,我忙碌而充实的度过了大学四年的时光。在这里,我不断创建并修正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升华。
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对于一个敢于付出和拼搏的人,既是一所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殿堂,也是一片提升自我、塑造自我的芳草地,更是我们拓展思维、培养情操的新天地。是青岛农大让我得到了一个成长和锻炼的平台,它提供给我的不仅仅是乐土,更是充满丰富社会资源的小世界;学校给了我对于知识的渴求和机遇,给了我为达成梦想而不懈追求的动力,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均衡发展、开阔视野的科技创新平台,我在这个平台上如鱼得水,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不断成长、不断收获。
刘:那你觉得大学期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郭:大学里收获最大的就是培养了自己的自学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大学里的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志,而学习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你到底有没有学习能力,你的学习能力到底是强还是弱。
大学和高中不同,不像之前很多老师在后面紧跟着学生、严格监督学生。学习是学生之本务,所以无论是哪个地方哪所学校,都会始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作为一个学生,把学习这点本分的事情都搞不明白,就不要去参加什么学生会和实验室。
在大学里,尤其是像我们的专业,由于专业课开课比较晚,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才会走在前列。我也很庆幸,从大一在图书馆学习基础知识,进入实验室后学习专业知识,都为我现在和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刘:那在你的大学生活中,让你感觉最自豪的一件事是什么?自己又为之做过哪些努力呢?
郭:其实大学中没有什么令自己感觉自豪的事情,如果非要说,那就是认识了很多帮助我的教授、老师、朋友和同学,还有很多校外的朋友。大学里就是一个为走上社会开始不断累计人脉的平台,自己感觉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很多朋友具有合作的潜能,而且很多我认识的人都是我特别崇拜、让我特比仰慕的人,所以认识了这样的人让我很自豪。
刘:那你有没有什么遗憾?为什么会觉得遗憾呢?
郭:大学里其实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时间骑行去趟西藏。因为自己从小特别向往西藏,想着趁自己还年轻,还有资本,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是人总是很矛盾的,总是想着以后等有时间了再去,等有钱了再去。自己大一的暑假基本上没有利用好,白白浪费了,从大二的暑假自己就呆在实验室了,包括寒假很长的时间,也没能出去走走,见见世面。
刘:回想大学刚开始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不同,成长了多少?
郭:从当初的进入大学时的懵懂、迷茫变成现在的成熟、干练,感觉自己稳重了许多。大学四年,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大学这四年,我虽然过得平平淡淡,但却很踏实。大学四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合作。
刘:很多同学都很惊羡于学长的成功,学长获得这么多荣誉,现在看来是什么感受?
郭:如果说在刚上大学时,拿到一个校级奖励或者省级奖励可能会高兴的睡不着觉,那现在来说奖励对我已经很平常了,即使省级奖励甚至国家级奖励,因为通过各种竞赛,我越来越学到的是一种不追求结果,更多的是体验一种努力、拼搏、合作的过程,体会那过程中的汗水、泪水。
刘:学长未来有什么目标或者计划吗?
郭: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可能,我会选择在国内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因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而我的目标也是动态的,我不敢说未来多少年会怎样,但是我就会按照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刘:学长这么成功,堪称是学弟学妹们的榜样,那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一下吗?
郭:还是建议学弟学妹在大学里培养这些能力吧,首先,应该对周围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如一个机器是如何运转的?这台机器有没有出现过故障?出现故障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后还会出现同样的故障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故障?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试着去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问题;然后,要培养爱思考的习惯,有了敏锐的洞察力,当遇到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困难后就要发挥学会思考,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问题出现在的特点。这样通过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的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凭借他们的好奇心和直觉,发现生活中、生产中的不够合理的部分,通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借助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发明创造的技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创造出创新的作品;还有就是要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有了上述两方面的能力,通过自己手中的工具,慢慢的在实践中将现存的问题进行改进直至解决。因此提高动手能力的关键在于走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并通过实验室这个平台对问题进行解决。当然我也是受益于这个平台,通过近三年的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一大截,同时自己的洞察力和分能问题的能力也日益见长;最后,如果可能,多出去走走,大学和高中不一样,只要你有技高别人的想法,你有出人头地的愿望,你能下得了做一件事情的决心,你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只要你天天都在进步,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将重新站立在大家面前。四年时间过得飞快,当瞬间过后发现自己和刚入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时,那时候后悔恐怕真的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