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10:02:31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浏览数:0
9月12日,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转型升级论坛暨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河南省长垣市举行,标志着青岛农业大学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的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基地正式全面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农机化导报社长刘卓,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凌中南,河南省长垣市委副书记张彤,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夏放,山东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吴肇明,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赵龙刚,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党委书记李在洪、副院长王东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院长李秀杰等相关领导专家出席本次活动。
揭牌仪式上,长垣市委副书记张彤致辞。张彤指出,河南省农科院与青岛农业大学强强合作,在长垣市建立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基地,是长垣市“三农”事业进程中的大事、喜事,必将加速长垣市农机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长垣市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步伐,对推动长垣市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并表示,长垣市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基地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持、保驾护航,也相信在各位领导、专家的鼎力支持下,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基地一定能在长垣大地绽放出最美丽的科技之花,一定能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在致辞中强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是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的重要保障。当前,河南省正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举办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论坛、成立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基地,必将大力推进全省农机装备产业升级和农机化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极大地推动河南乡村振兴步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局将全力支持、积极配合。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表示,青岛农业大学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基地以及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与河南省农科院长垣分院科技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约,对于提高我校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科研水平,更好服务“三农”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协同合作,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说,长垣分院与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将迈向更加务实深入的新阶段,双方将以现代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基地为平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四优四化”推进对农机装备的技术需求,依托长垣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建立协作攻关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攻克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难题,为长垣乃至河南省的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做出示范,为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新友、宋希云、凌中南、张彤共同为现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基地揭牌。尚书旗和李秀杰分别代表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进行科技合作仪式签约。
在随后举行的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转型升级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尚书旗等围绕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中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花生机械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与会领导、专家现场观摩了长垣市现代农业农机装备示范园,对长垣分院在短时间内所做出的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的发展给予指导。
据悉,青岛农业大学目前已筹建布局了黄淮海区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基地、西北旱作区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基地、西南宜机化改造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研发基地和东南沿海区特色经济作物农业装备研发基地,实现了与全国近40家单位的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