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8 12:56:34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浏览数:0
7月22日至26日,机电工程学院“青绿计划·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赴东营黄三角农高区实践服务团(以下简称“实践服务团”)于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服务团通过实地调研、科普讲堂、专家访谈、清河护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情系黄河之畔,凝聚青绿力量
实践服务团对社会实践的基本准则、设计、实施路径与调查研究技巧、场景脚本、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服务团以青春之力,自主设计了科普手册两套,为实现科普黄河保护法、宣传生态保护、科创赋能生态高效等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打下了坚实基础。启程前,实践服务团参加了学院举办的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大会,实践服务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牢记会议精神,迅速调整状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净滩除秽行动,守护河道秀美
实践服务团前往位于丁庄街道支脉河508省道与003乡道交汇处以西的河段,开展了清河护河行动。期间,实践服务团手持清洁工具,对堤坝滩涂垃圾、河面漂浮物及藏匿在草丛中的杂物进行了清理,堤坝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也进一步增强了实践服务团对保护黄河、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服务团在清河护河行动结束后,继续实地走访农户,宣传黄河保护基本知识,累计入户百余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爱河护河的践行者,营造周边村落保护黄河的良好氛围。
法护黄河之行,科普启护新程
实践服务团前往马屋村和李屋村,举办了科普讲堂活动,宣讲员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科普宣讲了有关黄河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盐碱地农业发展等内容。在实践服务团宣讲员的讲解下,爱河护河讲文明、黄河保护治理、盐碱地农业生态高效等词组,在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服务团还积极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李屋村支部书记李兴表示要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同时重视黄河流域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应李兴的邀请,实践服务团前往“汇绢纺”,深度体验黄河流域传统纺织布技艺,感受非遗文化之美,进一步加深了对木制纺织布器具的认识,并结合自身学科专业,提出了通过改良木质机械传动装置,使纺布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的建设方案。
探寻智慧之路,谋求智·农田园切入点
实践服务团通过走访调研、与国内外专家访谈等形式,探究基于智慧农业技术的盐碱地农业生态高效模式。期间,实践服务团走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机创制园、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了解盐碱地现代农业与智慧化的前沿风貌。专家提出农机“智”造是发展盐碱地农业生态高效的基础,尤其是针对盐碱地土壤板结重、土质较硬等问题,需设计出符合盐碱地耕作特性的智能农机。最后,实践服务团还围绕盐碱地农业生态高效与智慧农业功能耦合提升路径、盐碱地农业数字化转型与亟待解决问题进行了调研。
构建“智·豆”场景方案,共护壮阔黄河“生态绿”
实践团总结过去两年盐碱地实地调研经验,并在去年盐碱地作物生态高效场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将盐碱地智慧农业核心要素进行延伸。实践团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以系统工程思维为根,形成了以功能模块搭建为干,以多个模型集合为枝,搭载大豆生长模拟模型和数字孪生系统,集成了全息感知、智慧决策、生态效益、迭代更新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豆”应用场景方案。该场景方案将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生态高效的发展,青春挺膺担当,共同守护壮阔黄河“生态绿”。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服务团更加深刻理解了黄河战略的现实意义,激发了实践服务团奋发进取积极向上之心。下一步,实践服务团将继努力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取得更多成果,并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