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8 14:40:08 浏览数:0
大四许多学长学姐已经成功跨过了考研的独木桥,正进入紧张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回顾那段心酸的考研路,他们有很多话要对学弟学妹们说。现在让我们聚焦这些考研学子,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今天我们采访的是贾晓铭,由他来向我们讲述他的考研故事...
1、李:学长,您当初选择考研是基于什么原因?
贾:为了想更进一步学习。如果你只基于本科这个层次上学的东西,将来找的工作会很浅显;读研的话,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你的行业,将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一些。
2、李: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的?
贾:考虑考研这件事从一上大学开始了,大一大二只是想着,没准备。从大三下学期,4月份才开始准备,当时我觉得已经很晚了。别的同学从大三上学期寒假期间就开始复习数学和英语了。
3、李:刚出你打算考研的时候,身边有这一想法的人多吗?
贾:我们宿舍就我一个,我们农机专业两个班60多个人,考研的还不到20人。我们班有6个是真正要考的,之前打算考的有十几个。有的同学复习期间,觉得跟不上就中途放弃了。
4、李:对于咱们学院的女生,将来毕业找工作会很困难吧?
贾:说实话,咱们学院的学生将来找工作会偏向男生。有的公司想找能吃苦、会干重活的,就会优先选择男生。但电方面的专业,就要比机械类的专业对性别要求轻得多。
5、李:你平时是如何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的?是不是一大早就要去占座,晚上很晚回宿舍?
贾:占座还是从今年寒假回来才开始的,那时候占座很疯狂,基本上F区、J区都占满了。后来也是找了去占座不去上自习的同学才有的位子。在自习室呆久了,有的同学就不去了。说实话,大三上半年也没怎么用功,没怎么着急,真正着急还是从暑假回来。大三上半年平时起得也不是太早,一般七八点钟起,也就偷个懒吧。我们一般都是八点上课,我们那时候要背英语,就要早点起。下半年六点、六点半就要起。我发现考研这件事,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平时你如果不怎么背单词,上了考场吃亏的就是你自己。我们专业就有一个,我每次去上自习的时候都会看到他在后面背英语。后来他考得就是很好,我付出的没他多,考得就不如他。要考研的话,关键在于数学和英语,越早复习越好。对于专业课,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比如“211”和“985”这类学校,对专业课成绩的要求就比较高。
6、赵:你们复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应该不少吧?
贾:嗯。班里几个考研的同学,吃饭的时候和晚上回去的时候都汇聚在一块聊一聊。像数学上有什么地方不会的,会在一块交流一下;没定学校之前,我们会在一起讨论报哪个学校。互相鼓励,互相加油。
7、李:在备考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感到最艰难的时期是哪一段时间呢?你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贾:最开始的时候,四、五月份进入准备,头两个月还可以,六、七月份暑假回家,如果你没报班,有可能会耽误学习,那两个月最困难。等到开学以后,九月份、十月份,那时候就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了。大家都是该着急的着急,该稳定的稳定,那时候就好了。
8、李当初报学校的时候你是怎么报的?
贾:对于报学校方面,我觉得咱们机电的学生还是跟着老学长好,就是你最好选老学长考过的学校,别独辟蹊径。因为你会发现,到时候真报了学校,那个学校有咱们这边的学长提前进去了,你去找他会少走很多弯路。什么资料,注意事项,他都会帮得到你。毕竟有学长在那学校,你考的话会感觉相对轻松些。
9、李:对我们女生来说,我们很多都是当初被调剂过来的,对本专业不是很满意,想跨专业考研,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就比如我是做学生记者的,我会想着报考新闻专业。
贾:这个会比较难。像新闻专业这一块,他们要是招的话,更倾向于本专业是新闻方面的,他们接触会早一些。像咱们学工科这方面的,不太好跨。最好往经管专业跨,像会计、财会专业,因为咱们学工科的,数学学得比较好,比较深入。你如果往那方面跨的话,那里的老师会很高兴。学法律也不错。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在校期间修得双学位,第二学位学的法律。大四的时候还在区政府那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后来在北京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还不错。你若想报新闻专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要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其实考研就像几个人在一块跑圈,别管你跑得快跑得慢,你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开始跑得再快,后期你不想跑了,那也白搭;起初你跑得再慢,只要你坚持,总会走到终点。
10、李:学长,在你为考研而复习期间,看到身边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心里会很着急,但我会学着放平心态。你既然打算考研,其他的就别管了。再好的公司,你考上研照样可以去。也有人会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你如果能够将考研、学习和找工作处理的很好,也是可以的。你可以一边忙着考研,一边投几份简历。如果你考不好,还可以去工作;考得好可以去上学。作为应届生,你解约可以不用付违约金。
11、李:像这样,给自己留了条考不好还有工作的退路,你不觉得这对考研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吗?
贾:对呀,有可能你会觉得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了,那样的话很不好。关键看你如何把握了。
12、李:你认为在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贾:心态。首先,你复习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难题,这是再接触专业课以前,接触专业课以后你会发现,学过的东西你又不懂了。那时候就会特别浮躁,你就需要稳下心来,顺着课本理清头绪,不懂的可以问问同学,同学也不懂的可以问问老师。老师一听说你是要考研的,都会十分乐意提供帮助。前期你可以死钻一道题,后期如果一道题你花了很长时间都解不出来,你就要放弃这道题,学会取舍。数学重在基础,中难题很少,你们现在还有很多时间,要打好基础,做好笔记。前期你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放在政治上,后期报个班就可以。你可以算个账,你花再多的时间在政治上,你的政治也很难达到80分,如果你把这些时间多放在数学、英语上,效果就很明显。数学最能拉分,也是提成绩最快的一科,需要你平时多用功。
13、李:初试通过后应如何为复试做准备?
贾:复试会简单些,因为主要看你初试成绩。虽然都说初试和复试各占50%,但如果你初试成绩好了,首先你的自信心比别人高,也更有把握。你最好在初试之前就和导师联系,可以邮件往来,多加沟通了解。这样凭借导师对你的印象(当然是好的印象),你初试成绩不够,那没办法,若刚够,也差不多能录取了。
14、李:你对考过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打算吗?
贾:我会更努力。有的老师喜欢复读生,可以提前进实验室帮忙。应届生复试之后还要回学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没有时间。等开学时就会发现与复读生有很大差距。同样的成绩,复试时给导师留下的印象又特别好,在二选一时,有的导师会问你们想不想读博。有说想的,有说不想的,那他就会更乐意留下想读博的。因为硕士基本就上两年,有点速成的意味。导师给硕士和博士的课题不同,有的课题需要四五年,他就会放心地交给博士生去做。所以,趁着年轻,读博挺好的。
15、李:你有什么要告诫学弟学妹们的话吗?
贾:应届生起薪一两千,研究生利用两年时间将专业学的更深入,一踏入社会,起薪就是四五千,应届生工作两年后工资也可能达到这个水平,但研究生的发展空间要大得多。就比如公司要提拔人才,他们就会考虑到职员的学历,研究生较应届生更有优势。我想说,对个人教育的投资越多越好。过了20岁,你会发现你的记忆力会逐渐下降,你如果30岁之前不多学些知识,以后再学就会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