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成长季第12期——张健

    2015-12-03 09:24:32           浏览数:0

 

 

张健,农电1201学习委员文艺委员校短跨队队长。在2012-2013年度获得山东省机器人大赛灭火机器人组三等奖,同年度还荣获校级“优秀团员”荣誉称号,第三十六届运动会男子100米第一名、200米第一名、舞狮表演优胜奖,校第七届电子大赛三等奖;在2013-201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申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瑞萨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学生”候选人荣誉称号,参与并完成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两项获得企业“六合”奖学金、“章鼓”奖学金获单科优胜、体育拼搏、科技创新等三项奖学金,校第八届电子大赛二等奖,以及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00米第六名、4*100米接力第二名、4*400米接力第二名,校第三十七届运动会男子200米第二名;在2014-2015年度再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立项一项获校级 “五四青年标兵”、“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校第八届电脑鼠走迷宫电子大赛二等奖,以及三十八届运动会运会100米第一名、200米第一名、4*100米第一名,在此他还连续三年获得专业排名第一、校“三好学生”、校一等奖学金;2015年获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4*100米第三名、4*400米第二名,以及青岛市大学生运动会男4*100米第二名、4*400米第一名;还拿得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CET-4等技能证书。

王:了解到学长一直保持专业第一,是什么支撑你做到的?

张:我觉得吧,也说不上是什么支撑的,就是一种做事态度吧,我喜欢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如果这是我要负责的是我的责任我的工作,那我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做这件事,去做好这件事,不管结果怎么样。

董:我们想知道,对于学习和训练你是怎样做到兼顾的?

张:我也没有多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好学习和训练,挤琐碎的时间来学习。也有一个原则就是,在不影响、不耽误专业课上课时间的前提下,做好训练任务。具体点说,我一般早上6点左右去早训,练到7点半左右回去洗漱吃早饭上课,然后一天的安排和大家差不多,有课就去上课,没课的话就去自习或者去实验室,下午没课的话就继续去训练,有课的话,就要自己晚上找时间把训练的任务给补回来,然后训练完再继续去自习室、实验室什么的。基本上就是这么过来的,大一大二比较辛苦点,有时候选修课赶的紧,早上或晚上不能按时吃饭都是经常的事。

王:学长在学习和训练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特别是什么动力让你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

张:遇到的困难的话,首先就是时间问题喽,真的很难兼顾,上面我也提高了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再有困难的话,就是自身挑战的事,练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让自己练受伤了,恢复,成绩提高,再练受伤,恢复,成绩提高,就是这么个过程。这样身心受挫后,还要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学习,放假有比赛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月的赛前集训,而这一个月往往都是咱们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正好和复习时间冲突,往往是练完就去复习,复习完就去训练,一直这样。说真的,蛮辛苦的,没办法,就是咬牙坚持,我总告诉自己,就因为我们坚持下来了,我们才脱颖而出,就因为我们在别人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下来了,我们才会比别人优秀,我就是这么一路告诉自己,一路走下来的。

董:还有我们想了解一下,学长是否迷茫过?又是怎样度过迷茫期的?

   张:刚开始肯定迷茫,人在各个阶段都会有迷茫,我觉得是正常的,我刚开始迷茫是因为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对于一个完全不知道的专业,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可以学什么,可以做什么,所以感到迷茫。后来就一边坚持,一边请教学长,和老师交流,慢慢的就好了,就进入轨道了。这个时期也没多久。

董:关心的问一下,对于“进实验室”这一问题,你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关于实验室方面,刚开学我作报告时候,就发现好多学弟学妹感兴趣。这是个好现象,但是我仍然想对大家说,进实验室并不代表着就进入了光明大道,不代表着以后就会有很多荣誉,进入实验室会,等待着你的是枯燥的钻研、千变万化的程序、无数次的调试作品失败……所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充分分析了解自己,如果你真的对这个感兴趣,又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实验室还是很有趣味、很有挑战性的,当你成功的完成一件作品或者作出一些小的成就时,那种自豪感、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所以,请大家慎重考虑,不要半途而废,浪费了机会。

董:大学四年有没有对你产生深刻印象的人或事?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张: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是咱们尚书旗院长,尚院长那种刻苦精神,对工作认真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我,也许你们不了解,或者不知道,大家以后注意留心一下,反正我每天大概10点30左右从工程楼回宿舍,每次都可以看到尚院长的车在楼下停着,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尚院长依然在工作。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算是通过别人知道的吧。当时我不在场,我一个同学和咱们学院的王志秋老师请教问题聊天时,偶然间提到了我,王老师说了一句,张健这小孩挺不错的,有什么事情可以放心交给他。后来这件事我知道后,感触特别深。

王:大学四年老师给予过你多少帮助吗?哪位老师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比较大?

张:你要说老师的帮助,真的太多了,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都帮助过我,从大一基础课高数吴春妹老师、马哲纪咏梅老师、英语孙海琳老师等到后来专业课的龚丽农教授、赵艳华老师、于健东老师等等,每一个老师都帮助过我。我的学习、生活、价值观有所有老师的影响。非要找出来哪个老师对我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话,我觉得是龚丽农教授、赵艳华老师、于建东老师和我的班主任于文娟老师。龚老师教会了我学习要严谨认真,赵老师是我的实验室指导老师,她教会了我做实验,做科研要耐心、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放弃、抓住任何细微的东西。

董:学长,如果大学四年是十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张:我给自己打9分,从一来大学第一天,我就看到了学校各种宣传栏,五四标兵、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标兵等等,我都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也是我的行为准则,我一直为此努力不懈,现在回首看来,基本上都实现了,我也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的大学过的很充实,很满足,没有虚度光阴。还留有一分,是鞭策自己要继续努力的,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我来说,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还需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