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3 20:45:46 浏览数:0
林瑞,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02班的学生。曾获得2013-201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2015学年山东省“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014-2015学年青岛农业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团员”荣誉称号;两次获得青岛农业大学一等奖学金、校科技奖学金,3个单项奖学金;连续4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4次综合素质测评为“优秀”;主持过《基于ZIGBEE的农产品市场交易系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参与过青岛农业大学特设名校建设《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科技创新项目,在维普期刊网参与发表了名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电气类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期刊。此外,他还获得了第十届NXP物联网大赛省级二等奖, 山东省第三届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第三届机器人大赛三等奖,2015年“征途杯”第二届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NXP物联网大赛省级一等奖,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得青岛农业大学第十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发明制作二等奖,第六届青岛农业大学“挑战杯”科技制作三等奖,青岛农业大学第十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发明制作二等奖,第六届青岛农业大学“挑战杯”科技制作三等奖;他还曾参加2014年国际农机展的志愿者服务,并在2014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在青岛农业大学举办的第五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优胜奖”,在学院举办的水火箭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董:请问学长,在韩国求学你是怎样克服语言问题的,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林:当然,来之前韩语学的不多,上课一定是听不懂,还好我在国内已经修了这门课,知道教授大体上所讲的内容。因为韩语说得不流畅,所以我与韩国同学大多是用英语交流,毕竟我们是作为特殊交换生去的,每天晚上都会有外教的英语课,英语口语有一定基础。但后来我自己也努力学习韩语,与他们进行最基本的交流。有趣的事情就是在我们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的过程中,因为发音的不同,汉语从他们口中说出特别好笑。
董:面对中韩文化差异,比如礼仪和生活方式等,你是怎样去适应的呢?
林:韩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敬语有很多。但与我们不同的是,韩语中的谢谢,你好等之类的话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另外,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次去食堂吃饭从来没有插队的。他们也很注意口腔卫生,每次吃完饭会有专门漱口的地方,就算是课间休息也会去卫生间刷刷牙。当时我也很惊讶,后来见的多了也就习惯了。韩国的地铁很人性化,中文、英语、日语、韩语4种语言报站,以照顾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地铁内的老幼病残专用座,年轻人是不能占用的。第一次坐的时候,由于有了在国内有座就坐的习惯,我就坐在了专用座上。后来有个来自中国的姐姐告诉我们那是特殊人群坐的,没有急需的人是不能坐的。之后对自己感觉很惭愧,以后坐地铁就没再坐过那种座位了。
董:对于你来说,出国的经历和你之前向往的有何不同?
林:要说不同应该是在食物上吧。韩国的食物有点偏辣偏甜,这是我不习惯的。其他的都还可以,有的比我想象的要好。比如宿舍环境,学校里学生的活动。宿舍我们是三室一厅的,一个房间住两个人,有地暖,进了宿舍一般都是不穿鞋的。在庆尚大学校庆时还可以看到韩国明星,品尝到各国的美食。
董:学长在留学期间,是否也遇到过一个或几个关系亲密的外国朋友,请说说你们是怎么相知的。
林:嗯,有。我们去交换的学校都会安排一个韩国的小伙伴帮我们选课,带我们出去玩。我的buddy是个大一的,周末会带我游览韩国的名胜古迹。我还认识几个来自越南的朋友,他们也是交换生,出去玩认识的,都很友好。
董:韩国的大学课堂也是跟我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林:因为我是机电的,我在那选的也是工科类。当我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原来韩国的工科学院也和我们一样,基本全是男生,整个教室就四个女生。他们的课堂氛围很好,教授也很幽默,和学生的关系也很好。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出入教室,不用给教授打招呼。比如接电话什么的。上课时同学们没有玩手机的。有一次我去上课,手机定的闹钟在课堂上突然响了,当时特别尴尬,几十双眼睛看着我,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不过铃声比较特别,教授听着自己都笑了,并没有怪我的意思。除了两门专业课,我们还有每天晚上的英语课,因为我们报的是特殊交换生,英语课是必选的,英语老师是美国的,和韩国学生一起交流,了解各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
董:在韩国学习之余的课余时间学长是如何利用的?有没有参加有趣的活动和比赛?感受又如何?
林:在交换生期间学校会组织去各个地方去参观和旅游,当然这都是免费的,你只需要带着自己去就行。比如晋州城,游灯节,釜山塔,景福宫,首尔塔,东大门,青谷寺,大宇造船厂,外岛(据说是韩国电视剧《冬季恋歌》的外景拍摄地)……风景真的很美。除了周一到周五上课外,也会去图书馆学习,虽然看不懂韩语,但我喜欢图书馆里的那种令人放松和愉快的气氛。再就是晚上和韩国同学聚会,一般要到一两点才回宿舍。他们的夜生活很丰富,学校附近也有很多美食:部队火锅,烤肉,炸鸡,披萨,炒年糕,鱼肉丸,紫菜包饭,猪米肠等等。
董:学长认为韩国的教育跟我们有什么不同,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的地方?
林: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授在韩国是最好的职业之一,不仅能赢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也享有让人羡慕的收入。当然,要成为教授门槛很高,所以韩国的教授普遍拥有比较高的学历和国际化的学术背景。教我们专业课的教授在美国就呆了六年。韩国大学里是学生自己选课,专业必修课只要在四年里修完就可以,没有学期必修课,而且他们毕业是不需要做毕业设计的。毕业的学生很少留下来攻读硕士,所以很多国家的学生都选择来韩国留学,韩国政府也为留学生提供了高额的奖学金。和国内不同的是,韩国的研究生是申请制,不需要参加什么考试,只要你语言过关,教授决定要你了,那一定没问题。
董:出国留学期间肯定有许多挑战或阻碍,请问你觉得对你来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林: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上,刚到韩国的时候我们出去玩都要跟着韩国朋友,还有在那留学的学长学姐,叫出租车都很困难,而且还不认识路。慢慢地韩语也学了点,有点基础,不知道怎么说的可以用翻译软件翻译,毕竟韩语单词也不少。
董:在国外的这段学习时光,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林:要说难忘,我觉得应该是韩国学生的素质。去餐厅吃饭都会自觉的排队,没有一个插队的,无论做什么都会自觉排队,而且他们都很友好,很热情,在校园里问路都会耐心给你指引。